陜西渭南臨渭區:融合發力構建文旅新格局
中國經濟網渭南10月31日訊(記者 鞠然 許怡)近年來,臨渭區重點打造以桃花源和航天生態園提升為重點,加快康養民宿提升改造的現代旅游產業鏈;依托渭南老街、信達、吾悅、宏帆等商圈發展城市文旅夜游消費聚集區,打造夜游經濟產業鏈;聚焦“三賢文化”,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鏈;按村莊變景點、田園變公園、民房變民俗的思路,提升優化鄉村旅游產業鏈;依托渭南軍事博覽園、渭南老火車站、崇凝老爺廟等加快發展紅色旅游產業鏈。五大文旅產業鏈的形成推動著臨渭區文旅融合升級,新格局逐漸呈現。

桃花源民俗文化園民宿一角 中國經濟網記者鞠然/攝
“尋幽何必去遠方,幾處煙村在身旁?!?0月28日,走進位于渭南城區南8公里,坐落于紫楊仰韶文化遺址的桃花源民俗文化園。園區以零河自然水系河道為核心,依梁借坡,道路兩旁的樹葉已有些許泛黃,青磚藍瓦、全榫卯結構建成的中國傳統園林建筑建筑群散落其中,湖光山水、廊橋、亭臺樓閣、游樂園、美食街等多種業態、各種色彩相互交融,彌漫著絢麗濃郁的秋意。
“我們動物園十一期間每天接待游客在3萬人次左右,現在節假日也有不少周邊的人來游玩。”桃花源景區負責人翁林超說。景區內的動物園于今年五月一日正式開放,有羊駝、棕熊、狼、禿鷲、兔豚、進口矮馬、侏儒牛等各類動物100多種,填補了渭南市城區長期以來缺少動物園的空白,為市民和游客休閑娛樂提供了新去處,同時也為城市的文化建設和旅游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孚道秦東鄉韻文化園展示的老關中藏品 中國經濟網記者鞠然/攝
“我們的孚道博物館一直堅持免費開放,致力于民俗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開發等?!辨诘狼貣|鄉韻文化園運營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道。該館坐落在渭南市美好生活示范區,收藏了明清家具、石雕石刻、關中民俗懷舊等各類文物古董及老物件3000余件,還有美術館、百年陜西歷史圖像館等場館,為市民拓展知識視野、感受歷史文化魅力、豐富精神生活打造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未來我們還將深入走訪渭南各區縣的非遺文創產品企業,探訪那些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非遺項目,與堅守傳承的非遺傳承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逐步建立渭南非遺文創產業數據庫,形成涵蓋設計、包裝、推廣、銷售的系統化、鏈條化、完整性平臺,推動渭南非遺文創產業發展。”孚道秦東鄉韻文化園運營公司負責人李倩表示。
“金谷風露涼,綠珠醉初醒。珠帳夜不收,月明墮清影。”作為“中國葡萄之鄉”的臨渭區,依托葡萄產業建成集科研、觀光、采摘、推廣于一體的現代科技示范園、關中風情園,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渭南葡萄產業園輻射帶動臨渭區葡萄種植面積達26萬畝,產量35萬噸,產值超30億元,從事葡萄相關的就業人員13.3萬人,臨渭葡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到31.97億元。

渭南葡萄產業園 中國經濟網記者鞠然/攝
走進臨渭區下邽鎮東1公里的渭南葡萄產業園,多數大棚在進行有機肥料的施肥工作,為來年的豐收做準備,些許葡萄架的枝頭上還依稀掛著二茬果,成熟后將用作葡萄酒的釀造。產業園打造了3000畝高標準葡萄示范基地、2000余個葡萄博覽園品種、20000平方米智能玻璃溫室以及育苗工廠、魚菜共生基地,還通過技術扶持,良種培育等,打造了50多個葡萄種植專業村,由現代農業示范區、觀光采摘體驗區、休閑娛樂度假區、三賢文化展示區幾大板塊構成,是渭南“葡萄藤”上的“金名片”?!拔覀冞@還以葡為媒,舉辦了葡萄架下的集體婚禮、‘萄’你歡喜渭南葡萄音樂節等活動,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路徑,進一步提升臨渭葡萄品牌效應。”渭南葡萄產業園工作人員介紹說。
?此外,臨渭區還建成巧娘草編、石灰窯水晶餅、千年倒缸醋等非遺工坊5家,非遺展示展演、手工藝品制作等文化服務同展館、景區深度嵌入融合,文旅融合步伐進一步加快。今年前三季度,臨渭區接待人數469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8.76億元?!拔覀儗⒊掷m聚焦文旅產業鏈, 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構建要素齊全、產業互通、優勢聚集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新格局,為建設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區和臨渭高質量發展貢獻文旅力量?!迸R渭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張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