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經開區:抓項目 優環境 強服務 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今年以來,渭南經開區貫徹落實省市區“三個年”活動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放管服改革和重點項目落實包抓責任制,切實將高質量項目建設和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開區發展建設的“一號工程”,努力形成“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滾動發展的生動局面,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筑牢堅實支撐。

在陜西圣乳滋羊乳制品加工建設項目現場,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開足馬力搶抓工期,項目現場持續升溫,但忙碌之余大家感受到的卻是項目建設的“有條不紊”。該項目一期計劃總投資2.5億元,主要建設6條液態奶生產線和殺菌儲存、無菌灌裝、成品包裝等系統和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陜西圣乳滋羊乳制品加工建設項目負責人 康文瑞:“在今年12月底以前,設備進廠進入調試階段,設備進場后共六條生產線,四條生產線常溫奶,日處理140噸,年產值達到13.6億。”
說到建設現場的有條不紊,這離不開渭南經開區的產業聚集效應,今年以來,渭南經開區堅持強鏈延鏈補鏈,全力調動各招商力量,創新開展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聚力推動產業項目精細化、專業化、高效化落地。精工綠建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項目作為補鏈固鏈產業鏈上的省級重點建設項目,近期也已進入帶料試機和設備調試階段,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建設裝配式建筑數字工業化科技研發中心、建筑信息化模型應用中心和PSC、PEC預制件生產線等。

陜西龐澤精工綠建科技有限公司宣傳負責人 李國梁:“基地達產后可提供年供100萬平方建筑面積的鋼砼集成的建筑體系產品,直接帶動就業約800人,年產值可達15億元,可帶動開發新型材料產業及相關的配套產業產值約100億元,利稅1億元以上。”
今年以來,渭南經開區圍繞中省市“三個年”活動,在提升行政審批速度、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持續用力,先后通過項目管家服務隊伍、解難題服務室、設立蒲城縣和渭南經開區聯合審批平臺等各類創新服務,建立“重點項目領導包聯責任制”,緊盯企業發展前期服務、要素保障、項目配套等方面的困難問題,優化資源和要素配置,為企業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務,當好“店小二”,確保項目引進來,留得住。

渭南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 崔越婧:“我們通過常態化開展項目審批‘四式’服務,持續深化‘項目審批管家’保姆式服務、‘項目審批托管站’無憂式服務、‘拿地即開工’快捷式服務、‘宣政策解難題’上門式服務,精準服務項目建設單位快速辦理各種手續,不斷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今年以來,渭南經開區以創建國家級經開區為目標,堅持做大做強新材料、食品、高端裝備制造、臨空經濟等四大產業集群,前三季度,全區累計完成27個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194.1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7.82億元。開(復)工項目27個,開(復)工率100%,完成投資43.94億元,占年度計劃的76%,超出序時進度1個百分點。

渭南經開區黨工委委員 管委會副主任 蘇永德:“以高質量項目建設為第一抓手、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第一目標、以改進工作作風為第一保障,聚焦重大項目招引,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力爭年內工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以上,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稿件來源:渭南廣播電視臺
蒲城融媒:張帆 武瑜
編輯:徐軍 李輝
復審:閔博智
終審:惠陽
編輯: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