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縣杜康鎮充分發揮以工代賑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作用,讓農村群眾成為家鄉建設的主力軍,既聚力改善人居環境,又推動農民就近增收,不斷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義會村的道路硬化、溝渠修建是杜康鎮以工代賑項目之一。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工人們忙碌不停。施工隊里的60多名工人都是來自本村的村民,張石平便是其中一員。目前,部分項目工程已完工等待驗收。

白水縣杜康鎮義會村村民 張石平:“在我家門口修路,我自愿報名,工期90天,掙2萬多塊錢。”

白水縣杜康鎮義會村黨總支書記 張蘭生:“結合村上主要勞力60多名進行了培訓。為村上打造了4條水泥路,現在我們已經完工一條道路。再有三條道路正在進行施工中,剩余全部工程我們是計劃在9月底全部竣工。”

施工期間,專業技術人員會對村民進行混凝土澆筑、排水渠砌筑、側墻模板支撐等進行技能培訓,讓村民既有收益,又獲得一技之長。

白水縣杜康鎮康家衛村村民 李興旺:“工人都是我們本村人,有15-20人,大工小工,工種不同,一天的工資就是150-350(元)。技術方面,村上有專門的技術培訓,工人學到技術以后有類似的活我們都可以干。”

為保障村民施工安全,康家衛村還對工人進行了安全知識培訓,確保工程安全有序推進。高溫天氣,村上還為施工工人準備了防暑降溫物品。

白水縣杜康鎮人大主席 劉洪凱:“杜康鎮2025年以工代賑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優先吸納脫貧戶、低收入群體及返鄉農民工,預計能促進160余人實現就近就業增收,發放勞務報酬270余萬元,真正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記者:旭瑞 子敬 編輯:佳雨
稿件來源:白水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王路雅
復審:李姝含
終審:惠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