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科技】渭南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印發實施
(通訊員:高博)近日,渭南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渭南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市科技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實施。
根據中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改革新形勢,結合渭南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新要求,市科技局今年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牽頭制定了《渭南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優化科技計劃體系,明確項目支持重點、規范項目管理流程、強化科研誠信建設。
新的《管理辦法》共6章21條,有以下特點:
一是項目布局更加聚焦產業,資金扶持更加精準。首次提出實施市級重點產業鏈共性技術攻關項目,支持產業鏈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首次提出對納入市級重點項目建設計劃并當年實質性開工的項目給予支持。二是項目實施注重結果導向,預期成效更加明顯。“揭榜掛帥”項目聚焦支持企業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三項改革”項目緊盯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來渭轉化落地;“科技人才”項目圍繞產業鏈引育高層次人才,鏈式布局創新資源。三是項目管理形成閉環,管理體系更加完善。明確提出不受理未完成項目驗收的單位再次申報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提出強化科研誠信建設,推行聯合懲戒機制,明確項目管理費用從市級財政科技專項資金中列支,從制度上和資金上對項目閉環管理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實施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一是撬動了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持續增長。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在去年首次突破20億元的基礎上,今年總量和強度再創歷史最高水平,突破30億元,達到30.28億元,同比增長50.27%,增速排名全省設區市第二;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4%,相比上年增加了0.44個百分點,增長幅度排名全省設區市第一,超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1%)。二是有力支持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通過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支持相關企事業單位圍繞增材制造、精細化工、鋼鐵等全市重點產業鏈建設,開展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2024年,全市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58.8%,3D打印、氫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9%,增速居全省第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渭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三是多項科技成果在國內國際領先。2024年全市13項擁有核心知識產權且經濟社會效益明顯的成果獲省科技獎。2025年提名參評省科技獎30項,參評數量和獲獎數量均創歷史新高。龍鋼、神渭管道、陜煤啟辰、富平畜牧中心等獲得2024年省科技獎一等獎。
下一步,渭南市科學技術局將加快推動《渭南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落地見效,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來源:渭南市科學技術局
編輯:白嬌
初審:王保華
審核:劉忠榮
終審:王艷
編輯:白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