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文化強市 共享美好未來—— 論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六屆九次全會精神
國家之魂,文以鑄之;經濟發展,文以興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文化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科學擘畫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發出了擔負新時代文化使命的時代強音。在這一宏偉目標指引下,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對文化強省建設作出全面部署,明確了任務書和路線圖。市委六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渭南市委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強市的實施意見》,正是將中省戰略部署具體落實到渭南實踐的關鍵舉措,為我市文化強市建設指明了方向。
方向既明,關鍵在于落實。全市上下要深學細悟習近平文化思想,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胸懷國之大者,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錨定2030年和2035年階段性目標,扎實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各項任務落實,堅定文化自信、勇擔文化使命,努力在建設文化強省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堅持固本培元,筑牢文化發展根基。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建強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矩陣,深化黨的創新理論宣傳宣講和解讀普及,加快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提升“渭南宣傳”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辦好《渭南日報》理論版、“學習強國”渭南學習平臺。擦亮渭南特色中華文明標識,構建文化遺產大保護格局,拓展文化遺產轉化空間,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深度融入“紅星‘陜’耀”革命文化傳播工程,深化紅色文化研究闡釋,聚焦重大課題開展攻關,推出更多資政育人、浸潤人心、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堅持守正創新,煥發文化時代光彩。加強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完善公共文化設施,豐富優質文化供給,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心入行,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突出文旅融合培育壯大文化產業,優化提升文旅發展布局,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推進數智型文化企業倍增計劃和“文旅+百業”工程,加快推進千億級文旅產業集群建設,切實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推動市縣主流媒體整合資源,強化網絡傳播能力建設,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深化對外人文交流合作,展示渭南形象、傳播渭南聲音。
堅持深化改革,激發強勁發展動能。堅持把社會效益擺在首位、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起來,深化文化領域國資國企改革,分類推進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改革,完善文藝院團建設發展機制,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為文化強市建設注入強勁動能。要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文化強市建設和深化改革各方面全過程,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黨管互聯網,進一步夯實工作責任、提升治理效能、推動任務落實。
建設文化強市事關渭南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全局,是時代使命,也是全市上下的共同責任。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增強全局意識,始終圍繞中心工作,做到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努力在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上打頭陣,不斷開創渭南文化強市建設新局面。
來源:渭南日報
編輯:馬艾莉